2024香山濕地藝術季法國攝影家余白的隱藏版 作品A《沿著香山 LE LONG DE》,就坐落在96年古蹟-香山車站前/藝站One Station 二樓外牆,歡迎隨時來觀賞,建議坐區間車蒞臨同時體驗具有檜木香氣的木構老建築。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
海山漁港生活圈-攝影三人展
時間:2024/10/5~12/29
開幕式:2024/10/6 (日),4:00-6:00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香山車站前)
參展人:朱穎萱、許馨之、鍾艾臻
策展人:萬一一
協辦單位: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景觀組
https://www.facebook.com/onewetland/
策展理念:
從新竹市古蹟香山車站走路十五分鐘就可以到海山漁港,小地方卻匯聚了多元族群融合的能量,台東來的阿美族群和印尼移工就在這邊生活、工作,說閩南話的漁場老闆、眾多買家與觀光客,幾乎每天下午上演著賣魚、買魚、殺魚的場景。
中華大學三位在藝站的實習生,今年夏天開始體驗社區藝文空間運作模式之外,跟著拿出單眼相機探索周邊環境、建築物、廟宇,最後以那魯灣文化聚落、明發定置漁場的生活圈為基調,實踐攝影藝術與社區連結的議題創作。
鍾艾臻充分體會到海山漁港特有的慢活景況,例如隨著海風看見打牌歡笑的原住民、依循著貓兒的目光紀錄了西曬的透抽、帶著毛小孩逛沙灘的遊客,讓住在新竹縣山區的她喜歡上這屬於海邊的浪漫氛圍。
海堤邊晾曬著白色蕾絲邊的綠色小外裙,可繫住內外裙的多彩腰帶傳統服飾; 堤上長者正坐在吊床上餵食著流浪狗吃魚骨頭。在等候買魚的當兒,善於親子溝通的媽媽把握夏日最後時光與兒子玩起遊戲,也讓朱穎萱捕捉到了。
許馨之除了表現印尼移工與原住民辛勤賣魚的場景,也紀錄了一位阿公扛著聰明的鳥寶、呵護備至之餘,共同去搶魚,替港邊增添了不少亮麗風采。
希望透過「海山漁港生活圈」小小的攝影展,引發大家對香山濕地持續的熱愛與關注,除了紀錄地方特色產業,也思考資源永續同時向海洋致敬。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2000世代的新素描日記
展期:2024/9/21-10/26
展場:藝站 One Station (新竹市香山車站旁)
開幕式:9/21 六,PM 2:00
藝術家:
林于倫、周沛妮、陳依純、黃于家、黃詩晴、黃意堯、張僡恩、張麒宇、郭旭宏、郭岱欣、曾鈺涓、楊東華、楊宗祐、楊偲彤、謝穎桐、藍君信、許饒欣茹
策展人: 陳依純
協同策展人: 謝穎桐、郭旭宏
年輕生命的素描課是一場超越技巧練習的哲學實驗。每筆畫筆的觸碰都是對靈魂深處的一次交談,是對內在景觀的尋索。在這堂課中,藝術家以線條和陰影為語言,描繪著青年人靈魂的地圖。畫布上的筆觸不僅是形象的重現,更是情感、記憶和存在的投射。
這些素描作品是對「自我」的思辨,一次對靈魂深處的探索,如同哲學家探問著生命的真義。每一筆畫都是對存在意義的反思,對自我身份的質疑,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這堂課是青年生命靈魂的鏡子,透過藝術表達的形式,映照著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個人成長的意義。
這些素描作品是青年人在紙上體現的存在之路,是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詩意探求。觀賞者透過作品,也許能看見自己的內在迷宮,和青年藝術家共鳴於對生命意義的探索。這堂課不僅僅是技巧和藝術,更是思想和存在的哲學實踐,是一場心靈之旅,通過素描描繪出的形象探索生命的深刻奧義。
文/陳依純
協辦單位: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https://www.facebook.com/onewetland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李立中-Pontanus的日誌本12 番山
展期:2024/8/3-8/31
開幕式:2024/8/3六,2PM
地點:藝站One Station/香山車站旁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 (347巷入/香山車站前)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實習生對聯展的觀點
關於「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謝宗軒老師的作品
《在誰的世界裡》透過拍攝聚落裡痕跡一角來讓人探究於畫面其中「主要文化」的成份,並從模糊不清的痕跡和定位中讓人猛然驚覺原來客家文化早已融合在現代社會,他們藏匿、收斂並逐漸使族群的文化和特色模糊,使人對於現代社會和其他族群的融合和兩者彼此的影響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藉由分為多塊的方塊呈現了族群文化散落的中心,我認為是很特別又強烈的表達方式。
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意象,探索身份與空間之間的複雜關係,構圖巧妙地引導觀者的視線,營造出一種探究的氛圍,並引發觀者對於「自我」與「他者」的思考。作品中的雕塑處於的模糊邊緣狀態,不僅挑戰了觀者對於身份的固有認知,也暗示了快要消失的文化在社會和環境中所處的動態位置。
而在《盼望》《重生》《痕跡》等另外其他的作品中同樣從平凡、不起眼的角落擷取部分畫面片段來讓人感受族群面臨的困境,牆上貼過斑駁的月曆和歲月流動又殘留下的痕跡一直放在原地,塑膠座椅以及斑駁的鐵皮屋屋頂和雨衣架無不提醒著這個族群和文化曾存在的痕跡,即使不再有明確劃分或強烈的表現,卻依舊淺淺的烙印在現代社會裡,我想這就是所謂客家文化的隱藏,但他們並沒有衰退,終究會有人記得、有人發聲、有人提醒。
中華大學實習生 許馨之
「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攝影展觀後感言
客家文化以其獨特的語言、傳統、節慶與生活方式,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無數次的遷徙與融合,才得以保存至今。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和全球化的影響,客家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年輕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與接受程度逐漸減弱,許多客家語言和風俗正在逐漸消失。
當我看到謝宗軒老師的「痕跡」系列作品時,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感觸。其中一幅作品透過褪色的日曆,生動地呈現了時間的流逝以及生活的痕跡,這正是我們家鄉下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利用了褪色的日曆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沉澱。好似這一頁日曆記載著過去的某個瞬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變得模糊,但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無法抹去。這樣的表現手法,不僅引人深思,也喚起了我們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反思。
在展覽中,高媛老師以原住民男性為題材進行人物攝影,與太陽的輪廓相互呼應。其中一幅作品中特別引人注目:一名男孩拉滿弓,左手筆直朝向目標,上身挺直。專注的神情與專業的姿勢讓我想起以前學過的射箭運動。特別的是,原住民的竹弓與一般比賽用的器材不同,男孩手中也沒有護具,但他並不是採用原野射箭的姿勢。聽老師介紹後才知道,原來這位男孩是受過校隊訓練的選手,難怪眼神特別犀利。在老師的作品畫面中,少了原住民以往的活潑與直爽,反而在他們的眼裡讀到一種凝望,一種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期待,彷彿背景的太陽輪廓就在眼前,讓人感到特別感動。
攝影家們通過專業的拍攝手法和後製聯想,將觀眾帶入當地人的生活中。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情感,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
中華大學實習生 鍾艾臻
多元文化的互動與融合
藝站展出的「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深刻地探討了台灣多元文化間的互動與融合。在這座島嶼上,不同族群和文化背景的人們,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洪流,逐漸相遇、交織,共同塑造了這片土地的現代面貌。
林德倫老師的作品在我看到第一眼時就帶給了我不小的震撼,緊接著是沉浸在畫面裡的莫名平靜,堆疊的磚牆磨石子紋理,像是發光的點點星空,在眼前發光閃耀,彷彿擁有了跳動的生命力,堆疊而成的是歲月的痕跡、時光的種種,而構成了美好的畫面與文化。我覺得這系列作品十分美妙的地方之一在於,德倫老師運用合成的手法去述說客家文化與蹤跡,令觀眾能擁有不同的見解與解讀。在藝站實習時,我總是過一陣子就來到這三張作品前,我發現隨著觀看這幾幅作品越久、越多次,心中與腦中就會迸出很多不一樣的奇妙感受。聽德倫老師分享,老一輩的客家人會因為迫於生存、急著融入,而去否認甚至是淡忘自己原先的身分,隨著身分認同的逐漸覺醒,年輕人開始對自己的族群身分感到驕傲,就像是不再獨舞1.2中,顏色寡淡的老房與廢墟上,融合進了高彩度的棉被圖樣與花磚,我想這就是時代的不同與變化吧。
李一昌老師的作品讓我有一股很熟悉的親切感,因為我也喜歡並且常用此種攝影手法與構圖。那些路過就會錯過、如此不顯眼的角落,唯有停下來仔細觀察才能看見的奧妙,就有如這些作品呈現的畫面都是小局部,卻非常的精華,能夠以特別且巧妙的角度傳達訊息。這幾幅作品帶給我的時間感受是,彷彿走進了時間暫停的社區聚落一般,一切都停止了運轉,停在了最美的片刻。我特別喜歡心燈這幅作品,十字架置中的構圖,強烈的傳達給觀看者信仰這資訊的衝擊。結合了燈具,就好像是在述說信仰帶來的光明與居民的虔誠。
中華大學實習生 朱穎萱
2024年6月5日 星期三
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佇佇佇》萬一一個展
“Linger Wander Waver” YiYi Wan Solo Show
時間:2024/4/29~5/26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來自久立、期盼、累積的生命經驗中,映現宛如“The Hours”:女人面對生活中每分每秒裡那股溺水般共通的壓抑感的故事。似乎在停滯不前的時空中,時時刻刻,沒有起始,沒有終結,兀自編織著當下。感官流暢的描繪,熟悉身體可承受的輕快,且將靈魂遭遇的苦楚,轉化為影像的詩意或波濤伏流:宿命、傳說、行旅、朝聖、歌謠、放鬆且流暢,性別關懷、換位思考、生態關注、在地共創。我歌我舞影徘徊,祝願情誼永長存,萬物一體忘情遊。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劉光珉個展-變形記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青春不老
展期:2023/12/29-2024/2/3
開幕式:2023/12/31(日),14:00
尺八、古琴、長笛演奏:呂誠敏老師、葉甫盛醫師
健康講座+寫春聯+有獎徵答:2024/2/3(六),14:00
講題:現代人的文明病-眩暈 耳鳴 偏頭痛
講者:葉大偉醫師
地點:藝站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香山車站前)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策展人:葉忠達教授
藝術家:何智凱、余成忠、呂誠敏、葉大偉、葉甫盛、葉忠達
https://www.facebook.com/onewetland
關於“青春不老”by 葉忠達
我們這一群是中小學老同學。當初在學校時腦筋裡面只有讀書考試,對同學們有甚麼課外興趣或才華委實不怎麼關心。那時候課後在一起時大多是打球或郊遊等動態的活動,從來都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有“聯展”的機會。
高中畢業以後同學們各奔前程,在不同領域上努力。同學之間的聯繫漸漸少了,成家立業之後更早已不知道其他人的近況。一直到大約五年前畢業40年同學會時,幾位同學好不容易重逢,才知道同學之間有專業藝術家,也有把藝術或書法當作興趣而深深投入的。
於是同學們開始構思舉辦聯展,想藉這個機會彼此在重逢時除了吃飯聊天外,還有更深入的藝文交流,讓退休或即將退休的生活更加充實而有內涵。只可惜因緣不具足,聯展一事就耽擱了下來。
這次的聯展可以順利呈現則是要感謝藝站站長一一的邀請,讓我們這一群老同學得以圓夢。原本以為是2024年底才展出,大家可以慢慢來;後來知道是2023年底時時間只剩下一個多月可以準備。這一群“老”的同學頓時“青春不老”起來,卯起勁來翻箱倒櫃,把珍藏的作品拿出來共襄盛舉!敬請各位親朋好友不吝指導!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香山印相聯展
Photogram @ One Station
展 期:2023/9/3~10/1
開幕式:9/3(日),15:00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https://www.facebook.com/onewetland
藝站 One Station: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
關鍵字:光畫、無機身影像、海廢、Photogram
策展人:萬一一
參展者:李珮羽、羅以晴、謝明勳、王浩傑、魏瑞雲、黃豐枝、古惠君、鄔心怡、鄔滬生、曾春會、曾春茶、曾春茹、彭寶玉、江淑霞、簡慶爐、廖美琴
李珮羽 / LEE Pei Yu
藝站實習生
2023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邸家<更風>設計展 美宣
2022 中華大學景觀建築學系產品設計組<安全島>設計展 美宣
2021 中華大學創意擂台跨域創新競賽專題組優選
2020 <作由新生>大專盃桌遊競賽巧手佳作
<remember moments>
當我走進香山
踏入濕地
拾起了貝殼
與海濱植物
再靠近一些
我發現了一些
漂流而來的廢棄物
漫步香山
四年
我是旅
捕捉了瞬間光影
也呈現出手作的溫度
夕陽落下
還沒結束
我正從這裡開始
羅以晴 / LO Yi Ching
藝站實習生
2023 中華大學創意擂台暨永續行動方案競賽 優選
2022 韓國WiC世界創新發明大賽 金牌
2022 高雄 KIDE 國際發明暨設計展 銀牌
2020 中華大學創意擂台暨跨域創新競賽專題組第三名
<聽說香山>
透過親近大自然了解香山這片土地的自然產物
結合香山現有特色所帶來的濱海植物及因應當
地物種所留下的濱海廢棄物最終利用
實物投影 photogram
的方式呈現
創作的過程中就好像
香山是我們的好朋友
透過談話的方式
慢慢的深入了解彼此
成為彼此的好夥伴。
2023年5月19日 星期五
水水淡水
時間:2023/6/3-7/30
張毓君
簡歷
滬尾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2022 Olympus 全國攝影大賽 人文風情 金獎
2021 Olympus 全國攝影大賽 人文風情 優選
2020 城市漂流 I G 佳作
2020 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攝影比賽 銅牌
2019 形色意個人攝影展
2018 意境美四人攝影聯展
2014「淡水巷弄人生」重建街聯展
2014「我愛新北樹」攝影徵文 佳作
2013名統百貨「淡水風情」攝影比賽 第二名
2013淡水區漁會「現代漁傳統港灣」攝影比賽 優選
2013淡水區漁會「現代漁傳統港灣」攝影比賽 金牌
創作理念
攝影是孤獨的 共鳴不孤獨
漁港的故事,世居淡水,對海有份深深依賴與喜愛,潮起潮落,晨曦
與夕彩,給生命不同的體悟,靜謐漁港生活的故事,正上演著……
《雲端的幸福
黃昏在這靜謐漁港,觀景窗望去,家人、伴侶、寵物,畫面令人感動與
溫馨,按下快門這一刻,「雲端的幸福」在心中迴盪著……
《回家
夕陽西下,有你陪伴不孤單,回家的路不遠……
陳啟輝
簡歷
滬尾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2019 滬尾攝影學會年展「淡水風情組」金牌
2022 滬尾攝影學會年展「活動組」金牌
創作理念
《舞動薄紗羽鷺》
大白鷺(學名:Ardea alba)
別名白鷺鷥、鷺鷥、風漂公子、白漂鳥
冬季的淡水沿岸漁港正逢小魚苗繁盛期,
大白鷺成群日夜守候等待著美食佳餚;
著迷於近距離觀賞大白鷺匆匆飛過的英姿,
特別運用了慢速快門加以追蹤攝影,
企圖捕捉大白鷺高舉羽翅和曲頸飛舞優雅的瞬間…
楊志妙
簡歷
滬尾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山水佳音合唱團團長
2014 「繽紛女聲─2014國際攝影展」聯展
2013 「滬尾印象102」攝影聯展-滬尾攝影學會
2011 「看見淡水‧紀實攝影」集新書發表會暨作品聯展
2011 「百家照性別」聯展
2009 「楊志妙 淡水風華 2000~2009攝影展」,淡水藝文中心
2006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台灣區選拔賽人物類佳作
創作理念
《淡水鎮馬偕日》
為彰顯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宣教士馬偕博士於西元1872年抵達淡水後,為宣教而行的醫療、教育等作為,深深影響淡水人的生活、文化,直到百多年後的今天。陳俊哲鎮長委由雕塑家張子隆教授,雕塑馬偕頭像於1995年11月樹立在馬偕街口;2001年馬偕博士逝世百週年,郭哲道鎮長與教會人士在馬偕墓園種竹,讓他夢想身後的景象─在那竹林搖曳的蔭影下,找到我的歸宿─成真,也在墓園入口立石碑以玆紀念;並且宣告6月2日馬偕逝世紀念日為「淡水鎮馬偕日」!此後,每年的馬偕日都有紀念活動,希望藉由這些紀念活動,除了感念馬偕博士的貢獻以外,能夠讓宗教一體的大愛更深入人們的心中!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照無眠:祈安歌舞-湛文甫影像創作個展~4/15
時間:2023/3/4~4/15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香山車站旁)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