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李立中-Pontanus的日誌本12 番山


展期:2024/8/3-8/31

開幕式:2024/8/3六,2PM

地點:藝站One Station/香山車站旁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413巷1號 (347巷入/香山車站前)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李立中創作理念


我迷戀賽鴿歸巢的本能,甚至到某種狂熱的程度,卻私心的想知道不是台灣原生種的鴿子究竟從何而來。在大量史料的挖掘爬梳下,如獲至寶的認識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雇員Pontanus,想像跟隨他的旅程在蘭船東去航線下遍處尋覓鴿子的蹤跡。我計劃利用駐點踏察的機會,穿越交疊十七世紀殖民者的路線,復返歷史現場的觀看。從大航海時代小人物Pontanus的視角考古又考現兼帶地誌學的方法「分章節輯數」書寫與影像互文,趁隙尋找心疼未受重視的鴿子身影(考古),同時也關注當代城市群落與在地環境發展(考現)。更直白的說,這是假藉著尋找自己心愛鴿子的故事,延續近年《Pontanus的日誌本》作品系列,隨著帝國幽靈穿越劇般在他鄉異國情調下,偕行遊歷綺麗福爾摩沙旅程,也對照既存在於現實的又存在於想像當下的。

第12輯《番山》的時空敘事自164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揮軍北上,征服美麗島北部零星不願臣服的福爾摩沙人村社後,回程走陸路行經番山一帶時所遭遇的。1642年擊敗宿敵西班人後,將目標轉向開發島嶼的西部平原並計劃打通南北道路,兩年後由時任軍隊指揮官的Pieter Boon引領行軍隊伍來到竹塹社,道卡斯族人也紛紛表達願意歸順。而至今舊稱為番山的當代香山,從閩客漢人聚集到成為重要貨物集散中心,隨著時代更迭這群福爾摩沙人早已不見蹤影,唯留下廣闊的濕地與山林。香山濕地被列為東亞重要水鳥保護區,而丘陵草原還保有原有牧草區與自然山林,但近年來卻不斷遭受水源污染與道路開發的紛擾。《Pontanus的日誌本12 番山》亦是以重返歷史現場穿越劇的形式,將這趟香山踏查研究轉譯為敘事主角的所見與所聞。


李立中  LEE LiChung

六年九班台南人,文化大學印刷系畢業,曾為北漂族從事時尚雜誌美編,2012年辭掉工作搬回台南生活。近年來迷戀賽鴿歸巢本能,欲透過賽鴿文化研究,對歸屬、宿命、後全球化等議題建構自我對話路徑。慣用大量翻找文獻、微細歷史的提示,以影像、書寫為載體的虛構事件介入史料與史料之間的縫隙,藉由敘事性的創作填補賽鴿運動在台灣文化脈絡中的空缺,同時也滿足自己過份寄情於鴿子的情感。計劃透過《台灣粉鳥三部曲》等幾件敘事作品來建構、書寫一部台灣賽鴿史,同時也是台灣近代史。該計畫亦曾獲國藝會創作、展覽等多項補助,2019年首部曲作品《竹篙山戰役與紅腳笭》獲台新獎提名與高雄獎優選,2020年二部曲作品《台灣空戰記事》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雙年展展出、2022年與立陶宛國家美術館之對話展進行認同之核心命題,2023年發表第三部曲作品《半山傳奇》,同時入選台北美術獎。2021年起陸續以駐點方式發表的前傳新作《Pontanus的日誌本》,則將自己化身為主角史詩般穿越時空尋找菜鴿身影。

鍾艾臻攝影

許馨之攝影




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實習生看展試寫藝評


李立中-Pontanus的日誌本12番山 展覽觀後感
有人說藝術家是感性的,在創作的過程中,唯有敏銳的觀察、用心體會當下的情境與氣氛,才能轉化成一件件的作品。在立中老師的展覽中,我感受到一份很真切的「熱愛」。
除攝影作品外,展場內還有兩本小書可翻閱,我隨手拿起一本《Pontanus的日誌本》隨著日記進入1647年夏天,搭乘Witte Paard 號來到大員,體驗從未接觸過的生活文化,也因此發現了渡渡鳥的存在,卻因殖民者的迫害導致滅絕。同為外來者,Pontanus決定與「在地人」和平共處,選擇尊重牠們的生活環境,感受不同的文化差異。 ✽「在地人」指的是渡渡鳥的遠親-鴿子
讀著近400年前的日誌和現今的照片,不禁讓人在腦中聯想一段豐富的歷史場景,純樸的民風,尚未開發的森林,相互尊重的殖民者與當地人……,相較於現代,繁忙的腳步,森林被砍伐得光禿,冷漠的路人擦肩,甚至頭也不回。這樣的發展,是我們真正期待的嗎?
開幕式後,我們有幸和立中老師交流,老師和我們分享他創作的三大要素:找到自己的喜好、找到一位支持者或信仰、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在創作的過程中才會有源源不絕的靈感與動力,再來是找到一位支持者。有人說:「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當你在創作過程中感到挫折時,支持者或信仰會使人擁有背水一戰的動力,他們會讓你在成長的路上感到溫暖。最後是健康,我們常聽到健康和財富之間的抉擇,也知道擁有再多讓人羨慕的物質,都不如一個健康的身體,它可以讓我們盡情地體會這個世界的趣事,而我們也該好好的珍惜這副靈魂的載體。
學校老師說:「沒有100分的設計,只有100分的努力。」我向老師提出這個觀點,並詢問對自己作品沒有信心的解決之道,老師和我分享他在創作的過程中,透過不斷咀嚼自己的創作理念、背景、議題、目的來完成最終的成果,在過程中就可以找到問題並解決,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它的解決方法就是拉長作業時間,將所有可能被質疑的問題點一一找出並即時處理。這給了我很大的衝擊,也反思著自己過去的時間規劃,這不只是心理上的自我懷疑,也和我的處事方法息息相關。
看完這場展覽,好似看完一場精采的人生電影,酣暢淋漓,走過Pontanus的一段回憶,看過立中老師追尋鴿子的蹤跡,也深深反思自己!
番外-立中老師在分享會中提到鴿子歸巢的本能,讓我想到《一把青》裡師娘說過,男人就像野鴿子,飛來飛去的,等到他們什麼時候飛累了,總會找到回航的路線,落地回家。這種浪漫的歸屬感,真讓人陶醉,也難怪立中老師如此熱愛賽鴿。
中華大學實習生 鍾艾臻


李立中 Pontanus的日誌本12番山 展覽感言
此次展覽以獨特的歷史視角和生態觀察,帶領觀眾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李立中老師循著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職員Pontanus的足跡,深入探索台灣的過去與現在,以鴿子這一象徵性動物為線索,試圖解讀歷史的複雜面貌,鴿子具備回巢的本能,這成為尋找其起源的重要線索,也隱喻了對歷史根源的追溯。
李立中老師在其中也特別解釋了鴿子的含義讓我尤其印象深刻,他說鴿子會回巢,或許是因為他的個人經歷所以鴿子對他而言有非常深的含義,也因此使他想深入研究鴿子從哪裡來。
展覽中,李立中老師透過精緻的視覺語言和深刻的研究,將歷史的碎片與現代的風景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時空交錯的氛圍。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個歷史的窗口,讓觀眾得以窺見當時與現在的台灣重疊,並反思當下。這種將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內涵,也引發觀眾對歷史進程和文化變遷的思考。
整體而言,這次展覽成功地將歷史研究與藝術創作融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藝術表達和深刻的主題挖掘,為觀眾提供了一次難忘的視覺和心靈之旅。
中華大學實習生 許馨之


關於「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謝宗軒老師的作品   

 《在誰的世界裡》透過拍攝聚落裡痕跡一角來讓人探究於畫面其中「主要文化」的成份,並從模糊不清的痕跡和定位中讓人猛然驚覺原來客家文化早已融合在現代社會,他們藏匿、收斂並逐漸使族群的文化和特色模糊,使人對於現代社會和其他族群的融合和兩者彼此的影響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藉由分為多塊的方塊呈現了族群文化散落的中心,我認為是很特別又強烈的表達方式。

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意象,探索身份與空間之間的複雜關係,構圖巧妙地引導觀者的視線,營造出一種探究的氛圍,並引發觀者對於「自我」與「他者」的思考。作品中的雕塑處於的模糊邊緣狀態,不僅挑戰了觀者對於身份的固有認知,也暗示了快要消失的文化在社會和環境中所處的動態位置。

而在《盼望》《重生》《痕跡》等另外其他的作品中同樣從平凡、不起眼的角落擷取部分畫面片段來讓人感受族群面臨的困境,牆上貼過斑駁的月曆和歲月流動又殘留下的痕跡一直放在原地,塑膠座椅以及斑駁的鐵皮屋屋頂和雨衣架無不提醒著這個族群和文化曾存在的痕跡,即使不再有明確劃分或強烈的表現,卻依舊淺淺的烙印在現代社會裡,我想這就是所謂客家文化的隱藏,但他們並沒有衰退,終究會有人記得、有人發聲、有人提醒。

中華大學實習生 許馨之


「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攝影展觀後感言 

客家文化以其獨特的語言、傳統、節慶與生活方式,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無數次的遷徙與融合,才得以保存至今。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和全球化的影響,客家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年輕一代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與接受程度逐漸減弱,許多客家語言和風俗正在逐漸消失。

當我看到謝宗軒老師的「痕跡」系列作品時,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感觸。其中一幅作品透過褪色的日曆,生動地呈現了時間的流逝以及生活的痕跡,這正是我們家鄉下生活的真實寫照。作者利用了褪色的日曆來象徵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沉澱。好似這一頁日曆記載著過去的某個瞬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變得模糊,但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無法抹去。這樣的表現手法,不僅引人深思,也喚起了我們對於文化傳承的重視和反思。

在展覽中,高媛老師以原住民男性為題材進行人物攝影,與太陽的輪廓相互呼應。其中一幅作品中特別引人注目:一名男孩拉滿弓,左手筆直朝向目標,上身挺直。專注的神情與專業的姿勢讓我想起以前學過的射箭運動。特別的是,原住民的竹弓與一般比賽用的器材不同,男孩手中也沒有護具,但他並不是採用原野射箭的姿勢。聽老師介紹後才知道,原來這位男孩是受過校隊訓練的選手,難怪眼神特別犀利。在老師的作品畫面中,少了原住民以往的活潑與直爽,反而在他們的眼裡讀到一種凝望,一種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期待,彷彿背景的太陽輪廓就在眼前,讓人感到特別感動。

攝影家們通過專業的拍攝手法和後製聯想,將觀眾帶入當地人的生活中。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情感,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

中華大學實習生 鍾艾臻


多元文化的互動與融合

藝站展出的「是誰在哪裡-客家遇見原民影像四重奏」,深刻地探討了台灣多元文化間的互動與融合。在這座島嶼上,不同族群和文化背景的人們,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洪流,逐漸相遇、交織,共同塑造了這片土地的現代面貌。

林德倫老師的作品在我看到第一眼時就帶給了我不小的震撼,緊接著是沉浸在畫面裡的莫名平靜,堆疊的磚牆磨石子紋理,像是發光的點點星空,在眼前發光閃耀,彷彿擁有了跳動的生命力,堆疊而成的是歲月的痕跡、時光的種種,而構成了美好的畫面與文化。我覺得這系列作品十分美妙的地方之一在於,德倫老師運用合成的手法去述說客家文化與蹤跡,令觀眾能擁有不同的見解與解讀。在藝站實習時,我總是過一陣子就來到這三張作品前,我發現隨著觀看這幾幅作品越久、越多次,心中與腦中就會迸出很多不一樣的奇妙感受。聽德倫老師分享,老一輩的客家人會因為迫於生存、急著融入,而去否認甚至是淡忘自己原先的身分,隨著身分認同的逐漸覺醒,年輕人開始對自己的族群身分感到驕傲,就像是不再獨舞1.2中,顏色寡淡的老房與廢墟上,融合進了高彩度的棉被圖樣與花磚,我想這就是時代的不同與變化吧。

李一昌老師的作品讓我有一股很熟悉的親切感,因為我也喜歡並且常用此種攝影手法與構圖。那些路過就會錯過、如此不顯眼的角落,唯有停下來仔細觀察才能看見的奧妙,就有如這些作品呈現的畫面都是小局部,卻非常的精華,能夠以特別且巧妙的角度傳達訊息。這幾幅作品帶給我的時間感受是,彷彿走進了時間暫停的社區聚落一般,一切都停止了運轉,停在了最美的片刻。我特別喜歡心燈這幅作品,十字架置中的構圖,強烈的傳達給觀看者信仰這資訊的衝擊。結合了燈具,就好像是在述說信仰帶來的光明與居民的虔誠。

中華大學實習生 朱穎萱